贵阳桑黄培育,桑黄被称为“森林黄金”,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随着近10年来市场需求量增大,桑黄遭到掠夺性开采。由于桑黄本身生理生态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被破坏的野长桑黄资源难以恢复,甚至即将枯竭。作为古老中药材,野长桑黄可以在中药店出售;作为人工栽培桑黄,可作为农副产品出售,但不得在销售时做任何功效宣传。桑黄生长在什么地方?桑黄生于杨、柳等阔叶树树干上。
贵阳桑黄种植桑黄培育
桑黄的代料栽培:以杂木屑、桑枝屑、棉籽壳、麸皮、玉米粉等为原料,进行熟料栽培,栽培场地以大棚为主。桑黄菌丝长满袋并继续培养100天后才达到生理成熟,在袋面黄色素浓重,可见许多小的原基突起,有的菌丝团从顶部盖子中长出,说明菌包生理达到成熟,可以转入大棚出菇生长了。将菌包排入出菇房或大棚中,按间隔15cm的距离排列好,割口时在袋的肩部下部5CM处横 划1个口子,口长以菌包周长的2分之一,宽1cm左右,刀子只割袋膜不能伤及菌丝料面,并割去口上的塑料膜,一个菌包可割2-3个出菇口。割口后一周左右开始出现小菌蕾,这期间不能对着菌包浇水,只能在地面浇水保湿,减少通风量。当菌被形成和加厚后,开始喷雾和往地面浇水,促进桑黄生长。出菇期温度控制26-28℃,不宜超过32℃;空气相对湿度80%-95%,空间喷雾化水3-4次,地面湿润状态;在控温房内栽培,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000—1500PPM,大棚栽培以通入新风进行调节;控温房内开LED灯补光,白天开灯夜晚关灯。桑黄菌从割口到子实体成熟约150天左右,当见子实体生长颜色由浅黄色转变为深褐色,菇体干燥不再生长时及时采收。
贵阳桑黄种植技术桑黄培育桑黄培植挑选菌种需要注意六个方面的问题:一、菌种袋底部是否有污白色粘液状杂菌,液状杂菌一般由细菌感染导致,一般是菌种生产过程中灭菌不彻底造成的,这种菌种应杜绝在生产中使用。二、菌种袋表面是否有微孔菌种袋,如果存在微孔,一般是由于菌种培养料中木屑颗粒过大引起,存在微孔会使菌种受到外界杂菌的污染。三、掰开菌种袋,内部菌丝是否有淡淡的菌香味,有时菌种袋表面看不出任何问题,但菌种培养料内部因存在隐性污染导致菌种不纯,容易导致菌包和菌段产生大量损失。四、菌种袋表面是否有明显的“拮抗线”拮抗线存在说明菌种内部存在杂菌污染,这种菌种应该舍弃。五、选用细木屑菌种,菌种选购之后应在短时间内完成接种,若短时间内不能完成接种,应将菌种置于清洁、避光、阴凉的地方保存,防止污染。第六、菌种是否老化,根据菌种表面颜色可判断菌种是否老化,老化菌种在接种操作中十分困难。
北京中农优品农业科技研究院贵州分院桑黄培育基地,公司布局合理,检测仪器完善,产品质量可靠,具有完善的市场开发与销售服务网络。已按照中药桑黄GMP要求建成一条中药炮制标准生产线。方法采用净制、切制、炒制、蒸制、煮制、煅制、灸制等。年生产能力1000吨。化验室配备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检验设备。为饮片质量提供了有利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