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桑黄培育, 桑黄被称为“森林黄金”,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随着近10年来市场需求量增大,桑黄遭到掠夺性开采。由于桑黄本身生理生态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被破坏的野长桑黄资源难以恢复,甚至即将枯竭。作为古老中药材,野长桑黄可以在中药店出售;作为人工栽培桑黄,可作为农副产品出售,但不得在销售时做任何功效宣传。桑黄生长在什么地方?桑黄生于杨、柳等阔叶树树干上。
桑黄种植贵州桑黄培育
桑黄的病虫害防治:桑黄极易发生木霉、绿霉、链孢霉等杂菌感染,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不断灵活变通栽培管理措施,还要适当选择分解快、无残留的生物菌剂进行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主要以物理防治为主,将感染的菌段及时清除至**地点进行单独管理或处理。用药物治虫时,喷药方式以地面喷药为主,将菌段移出,喷完药后再重新摆放。这种治虫措施是重害治理,轻害人工捕捉即可。
贵州桑黄培育
桑黄种植基地说明桑黄它就是以"森林黄金"誉满天下的!药如其名,它满身是宝,如黄袍加身。它是一种比较稀有的真菌,而且还是所有菌类之首。2700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把桑黄定为"上药",就是说它不仅是可以救命的药,而且它无毒,无任何副作用,还是很好的辅助调理的食品,和其它药物使用也不会有冲突。桑黄之所以冠压群雄,不仅在于桑黄多糖体含量高,而在于它特有的构成比率比其它生物更优越。
贵州桑黄培育,桑黄的采收:桑黄生产周期为3~5年,视桑黄子实体的紧密度、形体大小、生长势等综合情况适时采收。采收前一周停止喷水,关闭通风口,通道地面铺上塑料薄膜,以便收集散发的孢子粉。采收桑黄时用刀从柄基部切下或轻摘,然后将桑黄烘干或晒干至含水量为12%,装袋置于干燥的室内保存或出售。采收桑黄后,除去培养袋口的老菌皮,重新将培养袋排放于棚内,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至90%~95%,温度仍保持在28~34℃,7天后可在原位置重新长出子实体。按照上述方法培养管理,25~30天可采收第二潮,一般可采收3~4潮。每100公斤干料可生产干桑黄成品3公斤以上。